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学院新闻

青春“三下乡”|古建魅力指尖传,文化自信心中生


当建筑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孩子们手心的温热相触,历史便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孩子们的心田。7月18日,yl23455永利官网木槿感恩支教团走进浏阳市怅冲镇新南桥村的“FUN学营”中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堂充斥了青春与笑语的“指尖上的中国建筑”体验课。

▲课堂实况

本次课堂中,支教团成员首先通过一段精美的纪录片视频,将孩子们引入中国古建筑的瑰丽世界。飞檐翘角、雕梁画栋、亭台楼阁……一幕幕壮观的画面在屏幕上流淌,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。随后,志愿者结合专业知识,生动讲述了故宫的庄严、长城的雄伟、江南园林的精致以及福建土楼的独特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建筑背后蕴含的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祈福纳祥”等传统文化理念与工匠智慧。

“万丈高楼平地起,指尖创作也要从基本功开始!”为帮助零基础的孩子们快速上手,志愿者结合PPT精心讲解,聚焦传授彩泥捏塑的“入门三板斧”。屏幕上,没有复杂的建筑术语,而是用清晰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,一步步拆解最基础的彩泥操作技巧。

▲教师讲解操作技巧

掌握了“搓、压、粘”这三大基础法宝,孩子们信心满满地投入了创作。在队员们手把手的鼓励和指导下,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挑选彩泥,运用刚学到的最基础技巧开始尝试:小手认真地搓出作为柱子或梁的长条,小心翼翼地把泥团压成平整的“砖墙”或“瓦片”,再学着用工具辅助,将不同部分仔细地粘合起来,搭建起心中建筑的雏形。虽然作品尚显稚嫩,但斗拱的层叠感、屋檐的轮廓已初具形态。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逐渐熟练的动作,让教室充满了动手创造的快乐。

▲学生用彩泥实践

此次“指尖上的中国建筑”课程是木槿感恩支教团发挥设计专业特长,将传统文化启蒙、艺术实践教育与基础手工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活动,旨在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了解民族瑰宝、增强文化认同的窗口。

▲合影留念

文,图/邵政洲 蔡梦璇

一审/黄静

二审/文红梅

三审/傅早霞

TOP